專題
【人物專題】東北漢子演繹九龍城寨 王維:在缺乏自我認同的年代,想自豪地說 :「我是香港人 」
- 2024-06-08
- 港聞
- 新報人
- 記者:馮藹怡、張曉霖編輯:周楚洇
- 2024-06-08
「緣分到,難道天意?」穿著長袍馬褂,拿著扇子,一副書生模樣的男子,正與拍檔深情地對唱著歌兒。一幕完結,他又馬不停蹄回到後台,換上新的服飾,演繹其他角色。 今夜他汗如雨下,但依然在舞台上聲情並茂地訴說著九龍城寨的辛酸浪漫故事——他就是演員兼廣告配音員王維。 何謂香港人? 沒有經歷過九龍城寨仍在的年代,也能演繹出那個時期的香港嗎? 王維生於東北,來港打拼至今已超過20年,在這個城市成家立業,若以「異鄉人」來形容他也許太狹窄,他説對那些『來自異地』、『獨自在異鄉打拼』的話題「講到口都臭」,如今王維想要大大方方地說出「我是地道香港人」;他反問:「現在香港活躍的專業舞台劇演員,有多少人去過九龍城寨?演繹 …
持牌寵物店涉賣無晶片貓 辯稱無貨、有過渡期 記者踢爆即改口
- 2024-04-25
- 港聞
- BNN廣播新聞網
- 記者:陳佳鑫、張倩欣、謝欣桐、黃凱晴
- 2024-04-25
漁護署由四月一日起,規定持牌寵物店必須售賣已植入晶片的貓隻。記者連日走訪多間寵物店,發現有店鋪違規,更辯稱措施設過渡期及晶片缺貨,記者查證說法均有誤。 記者:陳佳鑫、張倩欣、謝欣桐、黃凱晴 指導老師:勞顯亮 緊貼更多資訊:http://spyan.jour.hkbu.edu.hk/ Facebook: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 : hkbubnn

【BNN總動員:全城走塑】
- 2024-04-22
- 港聞
- BNN廣播新聞網
- 記者:陳浩然、陳佳鑫、陳豊贊、陳 芷澄、鄭希敏、張倩欣、詹 淳茵、方翠微、賴 嘉怡、譚 紹儀、鄧鈞尤、謝欣桐、黃凱晴、黃健浩、王安琪、黃思琦、邱建偉
- 2024-04-22
首階段管制即棄塑膠餐具即日起實施,市民的日常生活裏會受到甚麼影響?廣播新聞網17位記者,走訪食肆、酒店、商場、醫院、外地。 記者:陳浩然、陳佳鑫、陳豊贊、陳芷澄、鄭希敏、張倩欣、詹淳茵、方翠微、賴嘉怡、譚紹儀、鄧鈞尤、謝欣桐、黃凱晴、黃健浩、王安琪、黃思琦、邱建偉指導老師:潘蔚林 緊貼更多資訊:http://spyan.jour.hkbu.edu.hk/Facebook: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Instagram : hkbubnn
【副刊】港素食 點樣食? 志雲大師:隨心而食 初心不變
- 2024-04-17
- 港聞
- 新報人
- 記者:陳嘉潁、李春燕編輯:黃梓霖
- 2024-04-17
「素食有很多選擇,並不是大眾心目中『食齋就淨係食齋滷味』般單調,其實可以有很多變化。」茹素18年著名節目主持人陳志雲娓娓道來,如今他「隨緣」食素,見到餐桌上有肉食也不避忌。像他一樣的「素食者」應該為數不少,Yunnie是其中之一,她說:「 外出聚餐時望着別人吃肉,自己也想吃,好難戒。」即使他們如今不再長期食素,但素食的初心依舊沒變。 下定決心展開素食之旅 陳志雲視素食為嘗試新生活的方式,談起成功戒肉的原因,他歸功於家居附近一間齋鋪,「那裏的素菜煮得很好吃,一次誤打誤撞去了嘗試,令我發現原來素食並不是我心所想般枯燥無味」;但僅僅一間齋鋪,便可以讓人堅持18年? 言談之間,陳志雲形容自己是一個性格 …
惻隱之心鐵漢甘願負鉅債 送動物最後一程
- 2024-04-16
- 港聞
- 新報人
- 記者:李景琳、蔡琮崙編輯:陳 鈞延
- 2024-04-16
毛孩的性命何價,能夠讓一個彪形大漢不惜負六位數債務,一年四季不分晝夜、開著一輛小型貨車遊走港九新界大街小巷,幫那些不幸橫屍街頭的毛孩有尊嚴地走完生命最後一程。密密麻麻的屍蟲,血肉模糊的身軀,他了無懼色,戴上手套,輕輕地把毛孩裝進袋子,送他們到火化場。 這個鐵漢就是「執屍人」—— 貨車司機文哥。對於這份吃力不討好的差事,他說:「執起動物屍體,為他們善終,起碼內心好過一些。」 憑惻隱之心 不惜負債累累 文哥鐵漢的外表下,藏著一顆熾熱的惻隱之心;比起物質生活,他選擇隨心。2014年文哥在將軍澳送貨期間,在公園看到一隻小狗後腿「趷吓趷吓」,於是帶小狗到診所求醫。往後一至兩年小狗一直接受治療,期間文哥 …
吹糖姨遊走街頭 無懼糖漿百度高溫 一搓一捻吹出歡樂
- 2024-04-10
- 港聞
- 新報人
- 記者:黃佳穎、梁彧睿編輯:文栢源
- 2024-04-10
人聲鼎沸的廟街傳來一把聲線響亮的叫賣聲「吹波波,笑呵呵」,為熱鬧的街頭添上歡笑聲。 聞聲走近,人群中一個充滿懷舊味道、擺滿五彩繽紛的糖公仔小檔,坐著一位身穿顏色鮮艷繡花外套的姨姨,她就是人稱「糖姨」—鍾彩雲。面對高溫糖漿,她面不改容,手指一邊翻飛揉捻,幻化出不同造型的糖公仔;一邊笑逐顏開地喊著招牌口號「吹波波,笑呵呵」招徠客人。不時有一家大小來光顧,小小的檔口洋溢歡聲笑語。對糖姨來説,客人的笑容便是最大的滿足。 學藝辛苦一度放棄 客人認同帶來甜蜜 香港現時仍堅持吹糖的人屈指可數,糖姨更是唯一的女師傅。糖公仔由糖漿搓揉塑形而成,入口甜絲絲,背後製作過程卻不如糖公仔般甜蜜。傳統吹糖首先要把麥芽糖加 …
【副刊】音樂-從街頭走上舞台 由表演尋獲商機
- 2024-04-09
- 港聞
- 新報人
- 記者:馬子釗、曾婥嵐編輯:高詠婷
- 2024-04-09
在旺角街頭,音樂及歌聲不絕於耳,途人不禁駐足觀看。街頭表演(Busking)在香港曾引起爭議—從發牌制度;旺角的「殺街」;再到疫情時限制。然而,疫後街頭音樂迎來新轉機,加上曾是街頭歌手張天賦成功走上頒獎台,街頭表演更令大眾接受。街頭歌手走入商場、餐廳、社交平台和大小舞台,繼續分享音樂,開創另一番事業。 商業市場需求增 街頭歌手有商機 William和Jayden是一隊街頭音樂組合,疫情期間才正式加入街頭表演的行列。Jayden坦言,當初他僅僅是為了「跟風」才開始音樂表演。他表示自己一直 「想做表演,但就沒有適合的平台」,故最終選擇了街頭表演。他們沒想到街頭表演給他們帶來了曝光機會,逐漸在社交媒 …
等逾一年 跨性別終可改身份證性別
- 2024-04-03
- 港聞
- 新報人
- 記者:李子昕、林子明、符文詩編輯:伍俊熹
- 2024-04-03
我們上月報道過跨性別人士身份證案終極勝訴一年,仍然未能更改身份證性別,事件有新進展。政府今(3日)宣布即日起,即使未完成整項性別重置手術,只要完成指定的手術改變性徵,及符合資格準則和要求,就可以申請更改身份證性別。 政府說會處理之前已經接獲但尚未審批的申請,並會主動聯絡申請人跟進。不過政府強調,修訂只是關乎申請更改香港身份證上性別記項的政策,並不代表該人在法律上的性別。有關修訂不會影響任何其他政府政策、香港法律下或相關法律程序上關乎性別的處理方法。 我們早前訪問的跨性別人士及學者都提到,即使能改變身份證性別,若政府未就性別承認立法,可能會衍生其他問題。 重溫報道: 【跨性別身份證案勝訴一年 跨 …
內地客旅遊模式轉變:從「爆買」到「深度遊」體驗
- 2024-03-29
- 港聞
- 新報人
- 記者:劉昉晴、馮藹怡編輯:伍思平
- 2024-03-29
今年元旦,大批即日來回的內地旅客在煙花匯演過後凌晨趕返內地,由於本港僅有皇崗口岸和港珠澳大橋通宵運作,導致不少旅客濟留香港。事件引起社會討論內地客旅遊模式的轉變,更有說法指近年越來越多內地旅客不過夜;然而數據顯示的情况卻並非如此。 根據旅發局數字,疫情前2018年全年的內地旅客入境人次超過5千萭,而復常後2023年全年內地旅客入境人次卻只有不足3千萬,相差接近一半。不過夜旅客一直佔內地旅客總數約六成,然而,2023年通關後不過夜與過夜旅客之間的差距卻收窄至接近五比五,反映過往以不過夜為主的內地旅客比例沒有增加,反而進一步下降。 然而數據顯示,內地旅客消費力明顯下降,傳統購物景點風光不再,更 …
香港導盲犬培育難 AI導盲犬或成新選擇?
- 2024-03-28
- 港聞
- 新報人
- 記者:張曉霖、劉善怡編輯:林 葦津
- 2024-03-28
「年輕盲人20來歲申請導盲犬,到30來歲時導盲犬就需要退休,盲人一生中不只使用一隻導盲犬,需求永遠存在。」香港導盲犬協會前任主席林衛邦道出導盲犬供不應求的難題。 培訓一隻「合格」的導盲犬過程不容易,義工Zandee說單挑選一隻有潛力的狗狗入「學堂」,便要由狗狗祖宗八代家族史算起。在人工智慧年代,導盲犬也正在「智能化」,但對視障人士Dick來說,導盲犬除了是「工作犬」,也是「心靈慰藉」,AI導盲犬難以取代活生生的導盲犬在他心中的地位。 導盲犬到中年即退休 培訓數量難追流失速度 視障人士Wing和導盲犬Doctor出行過馬路時,Doctor會主動放慢步伐,靜靜地停下來,等待Wing進 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