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題

逾百中學生出席政改論壇討論罷課
- 2014-09-08
- 專題
- 新報人
- 2014-09-08
學民思潮在九月七日舉行中學生政改論壇,討論以罷課等行動,抗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就特首普選訂出的框架,有大約一百三十名學生出席。學民思潮提出不同程度的抗議活動讓中學生參與,包括:聯署、罷課等。有到場的中學生表示支持學民的抗爭活動,但認為在中學實行罷課的可行性較低。 記者:趙雅婷 鄭子峰 編輯:陳浩暉

三成大學生撐佔中 陳健民:只是起步
- 2013-11-08
- 專題
- 新報人
- 2013-11-08
「和平佔中」步入遍地開花的商討階段,佔中三子努力將「愛與和平」帶進校園,雖不鼓勵年輕人參與終極癱瘓行動,但冀望學生能從中思考民主的重要。本報以問卷形式訪問800名大學生,當中有七成學生不認識戴耀廷,三成人支持行動,超過一成不支持,其餘六成表示無意見。「我不了解佔中」是訪問中最常聽到的答案,「拒絕評論」是這些受訪學生普遍的態度。 記者:陳浩暉 李慧筠 黃雅盈 編輯:楊羨庭

中介不問責 僱主傭工同受害 外傭「人不對辦」 濫收外傭雜費
- 2013-11-08
- 專題
- 新報人
- 2013-11-08
今年首八個月,消費者委員會共接獲315宗投訴外傭中介公司個案,涉及外傭的服務質素、收費、延誤或未能到職等,較去年同期上升逾五成。現時約有25萬個本地家庭聘請外籍傭工,港人對傭工需求殷切,中介公司卻「無王管」。有僱主矛頭直指中介公司質素參差,傭工「人不對辦」。亦有外傭申訴,受中介欺壓。 記者:黃雅婷 編輯:魏綺婷

新措施難為了業界 海事處 整頓不果
- 2013-11-08
- 專題
- 新報人
- 2013-11-08
去年「十‧一海難」發生後,市民的海上安全意識大大提高,政府也著力整頓航海業。海事處去年十月建議多項中長期改善措施,如要求船隻裝設船舶自動識別系統,以及加強船長考試制度,被工會批評不切實際。原定今年九月推行的首階段改善措施,又因業界反對而押後。世紀海難之後,業界已成驚弓之鳥,政府又急於改革「補鑊」,迫使夕陽工業的航海業走上末路。 記者:何寶儀 編輯:梁崇碧

大學無障礙校園一味拖 殘障生上課吃飯如廁難
- 2013-11-08
- 專題
- 新報人
- 2013-11-08
政府致力推動無障礙社區,去年推出「上落無障礙出入更自在」計劃,希望將本港打造成無障礙城市。有殘障大專生卻表示,各大專院校的無障礙設施比不上中學,欠缺引路徑、扶手等,有輪椅生甚至因無法跨過飯堂前的梯級,要捱餓到其他地方用膳。有專家批評,大學對建立無障礙校園,採取拖字訣,「教人傷健共融,但自己連基本配套也做不好」。 記者:黃靜薇 編輯:張楚瑜

圖片實物不符 誇大功效 Instagram商戶涉違《商品說明條例》
- 2013-10-15
- 專題
- 新報人
- 2013-10-15
智能手機普及,不少年輕人看準商機,利用盛行的手機應用程式Instagram作平台,開設網上商店,售賣衣服、化妝品、文具、瘦身產品等。惟有商戶宣傳貨品時,以「全港至平」、「最抵」作招徠,可能隨時觸礁,觸犯生效三個多月的新修訂《商品說明條例》。記者查詢過五間Instagram商戶,其中四間均表示不知道Instagram受該條例規管。有商戶批評,政府不應以劃一規則監管網上商店及實店交易。 記者:黃雅盈 編輯:魏綺婷

劏房發牌禁工廈 劏房戶可有出路?
- 2013-10-15
- 專題
- 新報人
- 2013-10-15
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於九月初開始為期三個月的公眾諮詢,內容提及發牌規管分間樓宇單位,俗稱劏房。報告建議,可按其衛生情況、樓宇結構、防火設備等多個指標來評定該?房是否合格,惟工業大廈的?房則要全面取締。有工廈劏房戶則反對有關建議,認為應一併列入牌照範圍內,因這是他們的「唯一選擇」。有學者認為,若符合標準,並無工業活動在內的工廈劏房,可考慮保留。 記者:黃凱天 編輯:楊羨庭


沙士十年 疫境重生 笑容再現
- 2013-02-23
- 專題
- 新報人
- 2013-02-23
2003年3月,「沙士」入侵香港,造成1,755人染病,299人死亡,疫戰持續足足三個月。一場「非典型」疫症奪去幾百個寶貴生命,拆散上百個溫馨家庭,更摧毀了香港的經濟和民生。當年六百多萬香港人同生共死,「十年人事幾番新」,各位沙士康復者如今過得好嗎?各位沙士勇士當初的熱誠還在嗎?各位香港人還記得他們嗎?

學生哥 好多功課 港推功課革命遙遙無期
- 2013-02-23
- 專題
- 新報人
- 2013-02-23
「要不要家課」革命在世界各國遍地開花:法國醞釀廢除家課政策;挪威學生要求取消家課;新加坡小學於逢星期三實施「無功課日」......而香港的學生為功課疲於奔命,開夜車屢見不鮮。有指家長望兒成材,飛黃騰達的怪獸心態,助長學校功課愈出愈深、愈出愈多。惡性循環下,終苦了一群莘莘學子。面對國際掀起「要不要家課」革命,香港對實施「零功課」等另類學習,仍然舉步艱難,學生繼續背著千斤重的功課上學去。 記者:張楚瑜、王方南 編輯:黃穎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