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訊 · 搜尋
· · 英文版 · 訂閱

專題

專題

九巴脫班率創新低 實際情況仍嚴重

  • 新報人
  • 記者:麥卓溢編輯:蕭美玉
  • 2017-02-05

九龍巴士公司(#九巴)過往脫班率高企,曾多次引來運輸署批評。但運輸署於 2015 年接納申訴專員公署建議,修改計算脫班率的機制。其後九巴脫班率因而大跌至 2015 年的 1.3%,不過本報記者發現,部份九巴路線實際上仍出現嚴重脫班情況,而九巴亦疑似走制度漏洞以降低脫班率。有立法會議員斥九巴做法不合理,並認為政府應協助巴士公司營運並管制私家車增長,從而解決脫班問題。 運輸署修改機制 多區路線仍有嚴重脫班 巴士脫班泛指實際行車時間與其時間表預設的不符,該車程班次無法在原定時間內準時到達或沒有到達的情況。根據運輸署 2015 年所修改計算脫班率的方式,現時巴士公司無需再按全日巴士總班次計算脫班率,改 …

專題

員工揭弊遭報復 告密者欠法律保障

  • 新報人
  • 記者:陳泳珊編輯:郭曉韻
  • 2017-02-01

早前 #民航處 有職員向傳媒「爆料」,指員工對新空管系統尚未熟習後,卻遭民航處「考慮報警」。由於本港現時並沒有保護告密者的法例,#告密者 須承擔極大的風險或代價。挺身而出披露公司內部問題的告密者,往往反而遭受報復,犧牲工作、前途。有議員促請相關法例早日落實,立法保障告密者及公眾利益。 揭密員工受威脅 報警處理加解僱 民航處近期使用的新空管系統事故不斷,有前線空管人員向傳媒披露實況,但處方卻就此事報警。民航處回覆指已就近日部門資料涉嫌未經授權外洩,以及相關的懷疑不當使用電腦的行為尋求警方協助,現時不便就有關事件置評。但處方承認確於去年十一月二十六日,透過內部便箋提醒員工,不當使用及/或公開限閱及 …

專題

美麗動人 只需一「線」──古法線面

  • 新報人
  • 記者:陳雅筠編輯:新報人
  • 2017-01-08

線面是中國及東南亞地區等地去除面毛的傳統方法,2014年,更被選為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。早前,食環署有意發牌予街頭線面師,卻遭區議會以發牌標準未完善為由反對,有街頭線面師認為此舉對保存此傳統工藝有一定打擊。11 月 26 日傳來好消息,屯門區議會通過發牌給 3 位線面師。 視線面為娛樂 以一線闖天下 線面師梁太的店舖位於上環,開業至今已有 20 年。店內裝潢以懷舊風格為主,如櫃上擺放著舊式包裝海棠粉、木製坐椅及天花上的吊扇等。現年 58 歲的梁太在內地出生,6 歲時已開始跟隨母親學習線面,起初她只視這種傳統工藝為兒時玩意,「小時候沒有電視、玩具,於是線面就成了我的一種消閒娛樂,有空就會幫朋友 …

專題

街頭工匠難獲發牌 欠統一標準

  • 新報人
  • 記者:李瑩編輯:新報人
  • 2017-01-03

小販工匠近日獲得食物環境衛生署(食環署)考慮發牌,率先於觀 塘及屯門區議會內進行磋商。然而根據食環署的記錄,不是所有工匠亦能獲發牌,如屯門區記錄在案的 10 名工匠中,只有 3 名線面師通過發 牌建議,其他工藝的工匠則未曾與有關方面接觸。有工匠批評署方發牌 的準則模棱兩可,令人無所適從。 食環署持發牌主動權 審批過程繁複 經去年立法會討論後,食環署表示因應社區需要,考慮向具本土特色的小販工匠發 牌,如:補鞋匠、鐘錶修理匠、鎖匠、磨刀匠、 線面師和代書人等。現年 70 多歲的街頭書法 家胡丁強(胡伯),為現時全港僅餘四名鑿 字工匠之一,他表示,已等待發牌多年,惟一直未見政府簽發牌照。聽聞將會發牌 …

專題

性罪行查核力度不足 立法遙遙無期

  • 新報人
  • 記者:梁穎端編輯:新報人
  • 2016-12-31

早前註冊社工、私營殘疾人士院舍康橋之家前院長張健華被揭發曾捲入 3 宗涉嫌非禮或性侵智障女院友的風化案。11 月再有一名女事主向警方舉報張健華,聲稱就讀小學期間多次遭其非禮。一連串事件,引起社會對性侵犯的關注。有社福團體批評,現行的性罪行定罪紀錄查核機制(下稱查核機制)不足以保障弱勢人士,促請政府盡快立法強制僱主及僱員申請查核,同時擴大僱主的查核範圍,例如現職僱員亦需接受查核 。 非強制性查核 僱員或拒絕要求 現行的查核機制列明,聘請僱員從事與兒童或精神上無行為能力人士有關工作的僱主,可要求準僱員或將會續約的僱員申請查核,至今已實施 5 年。僱主可得知僱員「有」或「沒有」查核機制列表所載的性罪 …

專題

屯門泳灘現油污垃圾 學者︰報告未反映現實 泳客批污染趨嚴重

  • 新報人
  • 記者:羅智堅編輯:新報人
  • 2016-12-30

自 2009 年起,香港西部水域有多項基建上馬,如港珠澳大橋及屯門接駁赤臘角隧道工程,海底工程亦趨頻繁。本報記者翻查過去 10 年來的泳灘水質年報,發現該區域水質數據平穩、未見異常。不過,有居民及議員都認為報告不符實況,學者更指現時屯門泳灘水質已經不適合泳客使用。 環保署泳季驗水質 學者稱參考值低 居住於屯門的蝴蝶灣泳灘常客曾女士表示,她見證該處近 6 年的海水受污染情況日漸嚴重,「下雨後海面更會佈滿垃圾與膠袋」。翻查紀錄,屯門蝴蝶灣泳灘的大腸桿菌含量,今年 7 至 8 月被環境保護署(環保署)評為水質「欠佳」及「極差」水平,每 100 毫升含有超過 180 個大腸桿菌。但根據環保署多年水質年 …

專題

元朗地主疑違契建屋出租 6000呎農地變「貨倉劏房」

  • 新報人
  • 記者:周幸盈編輯:新報人
  • 2016-12-03

香港房屋供應不足,各類劏房租盤四起。本報記者發現,元朗上竹園有一幅面積逾6000平方呎的私人農地,疑被違契改建為貨倉,一年前貨倉更搖身一變成為小型「劏房屋苑」,入住率達9成。地產代理聲稱該地屬「私人地方」,「地政(總署)無可能進得來!」地政總署回應指,經初步調查,涉案地段地契屬私人農地,署方未有發出短期豁免書准許地主建倉,正考慮採取進一步行動。立法會議員和關注組織批評,涉事業主「明知故犯」,所建劏房安全隱患極大,不滿政府執管不力。 元朗6000呎隱蔽貨倉 驟成10平租「開放式村屋」 記者透過租屋網搜尋到一個月租2800元,聲稱為「開放式村屋」的租盤,並以租客身份與地產代理相約參觀單位。地產代理 …

專題

港售酒法規含糊不清 年齡限制形同虛設

  • 新報人
  • 記者:羅智堅編輯:新報人
  • 2016-11-27

香港現行售酒法規只要求即場飲用酒類產品的場所(例如食肆)售賣酒精飲料時需申領酒牌,而其他出售酒精飲料的零售商則未有作出監管,只單靠業界「自律」。本報記者發現,未成年人士即使在大型零售商,仍能輕易購得酒精飲料。有專家認為,香港在限制未成年人士接觸酒精方面的發展,嚴重落後於其他國家。 未成年買酒「暢通無阻」 成功率百分之百 本港現時未有立法禁止零售商販賣酒類予未成年人士,僅靠香港零售管理協會設立的同業守則,要求會員商戶賣酒時,遵守「18 歲以上人士方能買酒」的年齡限制。不過,記者在 10 月初聯同 15 歲的梁同學走訪旺角區內 7 間商戶進行買酒測試。整個過程中,未有任何一間商戶要求核實梁同學的年 …

專題

港鐵攜帶大型行李計劃 成效受質疑

  • 新報人
  • 記者:劉家敏編輯:新報人
  • 2016-11-26

港鐵公司推出「登記攜帶較大型樂器試行計劃」接近一年,有音樂人批評當中的條例不合理,質疑計劃成效。今年 8 月 1 日起,條例擴展至體育用品,計劃改名為「登記攜帶較大型樂器及體育用品計劃」,但體育人士表示不清楚,而前線職員則指從未見過有關許可證,又指每個站的執法手法不同,顯得混亂。 前線執法寬鬆 條例形同虛設 去年 10 月,港鐵因不准學生攜帶大型樂器入閘事件引起連串風波,揚琴教師龍文慧因此發起「號召各界攜帶大型樂器搭東鐵」行動,召集音樂人帶同樂器到大圍港鐵站表達不滿。事件發生後,港鐵於 2015 年 11 月 2 日推行為期 4 個月的「登記攜帶較大型樂器試行計劃」,並於今年 3 月 2 日試 …

專題

酒店賓館供應過剩 政府發牌制度過時

  • 新報人
  • 記者:梁燕美編輯:新報人
  • 2016-11-25

近年訪港旅客人數持續下跌,截至今年 9 月,整體旅客人次仍比往年低。旅遊業持續低迷,惟未來數年仍陸續有酒店落成,亦有越來越多工廈向政府申請改裝成酒店或賓館。現時政府發牌制度並沒有考慮現有酒店及賓館數目,有賓館負責人批評,政府統計酒店及賓館入住率的數據未能代表業界實際情況。 酒店賓館供過於求 掀減價戰吸引遊客   近年本港旅遊業步入寒冬,旅客人數不斷下跌,根據香港旅遊發展局統計顯示,2016 年 8 月份的訪港旅客人數比去年同期下跌 9.4%(見圖表一),過夜旅客人次亦錄得 6.5%的跌幅(見圖表一),而本年度首8 個月過夜旅客只有 1700 多萬人次,比去年同時段低1.8%。雖過夜旅 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