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點文章
【美國大選】拜登當選美總統 料對華經濟政策趨溫和 有利中國概念股發展
- 記者:Chui Peter Cheuk Ying 徐焯楹 編輯:余 琬瑜 劉 穎妍
- 2020-12-01 14:23:01

今屆美國總統大選選情緊湊,更引起舞弊造假爭議,惟局勢明顯傾向民主黨候選人拜登,多間美國媒體亦推算他獲勝。選戰期間,中美關係已備受各界熱議,相信拜登對華態度將是其上任後的一大焦點。有學者認為,有別於特朗普時期強行展開貿易戰,拜登當選後對華經濟政策將會較現時溫和;有股評人亦預料,拜登上任將有利中國企業,尤其是中資科技股發展。

譚朗蔚:投資者相信拜登上任有利中國經濟
在拜登宣布當選後第一個交易日即11月9日,上證指數收市報3,373點,升幅達1.86%。富昌證券聯席董事譚朗蔚表示,投資者相信若拜登順利當選,會對中國較為友善,長遠有利中國企業發展,他説:「觀察市場反應其實可以得知,大眾都相信拜登對中國是友善的,而特朗普對中國是不友善的。」
譚朗蔚又指,拜登上任對中國科技相關股尤其有利,「從近期股市表現中,可看到整體中資科技股都受市場憧憬(追捧),包括在過去兩至三年間,不斷受貿易戰困擾或受到美國制裁的一些科技相關股,例如中芯國際(0981)、中興通訊(0763)等。」他解釋,市場預期科技產業受打壓的程度會降低,並看好日後發展。
譚朗蔚亦推測,一般A股及貿易概念股因為中美對奕而受打壓的可能性會降低,「若拜登選擇不打貿易戰,中美進出口會回復正常,將有利貿易概念股如航運、碼頭這類相關股份。」至於A股方面,自大選結果明朗化後,流入A股的資金突破了200億,「這情況非常罕見,亦證明了市場相信拜登當選會對中國有利。」

中美關係難短期和好 新政府難改變經濟
特朗普在任期間,主張「美國優先」並以強硬態度應對中國,展開長達近兩年的貿易戰,對雙方經濟造成重大影響,即便拜登接手,相信仍是一大難題。美國維珍尼亞理工大學經濟系副教授曾國平便預計,拜登不會仿效特朗普的強行突擊政策,貿然對中國實施經濟制裁,惟短期内仍難以修補中美關係。「拜登是傳統政客,立場亦比較溫和,不太可能在現有政策上作出重大改變。」
他補充,拜登的各種舉措相對容易預測,而且傾向透過國際組織對中國施加壓力,而非如特朗普般,偏向單方面推行政策。然而,曾國平認為,對華政策是美國共和、民主兩黨共識,儘管拜登態度較溫和,新政府亦很難在短時間內忽然友好地對待中國。
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主席鄧聲興亦認為,即使拜登當選,但目前美國國會由共和及民主兩黨共同控制,未有一方特別佔優,拜登若要推動大型財政措施不屬易事,只能持續推行低息貨幣政策,因此預計未來美元匯價仍會走弱。
大選結果具爭議 無阻亞洲市場升勢
儘管拜登成為候任美國總統已是板上釘釘,惟特朗普仍在力挽狂瀾,質疑是次選舉有舞弊情況,計劃提訴多個關鍵州份。曾國平指出,現時特朗普已成「大冷門」,即使真的有選舉舞弊,亦不相信其規模大至足以扭轉結果,故雖存在爭議,對亞洲市場造成波動的機會卻非常小。
譚朗蔚亦分析,選舉爭議令亞洲市場存有一定風險,但拜登宣佈勝選後,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及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均達6.6至6.55關口,創29個月以來新高,可見目前人民幣表現未受影響,依然強勢,因此認為毋須過份放大此風險,「若直到某刻人民幣出現短期回調,那麽才需要估計一下是否因市場擔心特朗普會逆轉勝,否則短期内無需過份擔心。」
鄧聲興則預料,特朗普和拜登大選爭議將會持續一段時間,「特朗普與拜登的票數相近,顯示特朗普在美國仍有一定的支持勢力。」

